为深化教育部高校图工委“慕课西部行计划”2.0的实施,加强东西部高校图书馆在文献资源保障领域的交流与合作,10月21日上午,“慕课西部行计划”2.0文献保障工作组(宁夏工作组)培训会议在宁夏大学贺兰山校区笃行楼隆重举行。本次会议以“共建共享 协同发展——赋能‘慕课西部行’文献保障服务”为主题,来自上海、宁夏两地17所高校图书馆的专家与200多位教师参会。

会议由东部成员馆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上海外国语大学图书馆、上海财经大学图书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图书馆与西部成员馆宁夏大学图书馆、宁夏医科大学图书馆、北方民族大学图书馆、宁夏师范大学图书馆联合主办,由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与宁夏大学图书馆共同承办。


宁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冯秀芳为培训会致辞,她表示,本次培训是落实东西部高校协作、推动资源共享的关键举措,宁夏大学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积极学习东部先进经验,将所学所获转化为支撑西部发展的创新实践,并期待与各兄弟院校深化合作,共谱“共建共享、协同发展”的新篇章。宁夏大学图书馆馆长苗福生主持会议。
学术报告环节来自上海四所高校的图书馆界专家,围绕AI赋能、决策支持、信息素养等前沿话题,带来了一场思想与知识的盛宴。

上海外国语大学图书馆馆长蔡迎春以《图书馆AI素养:内涵、工具与多维实践》为题,率先开讲。她阐述了AI素养教育内涵框架与多维实践路径,并以上海外国语大学图书馆的实践为例,介绍了AI素养教育已形成的体系化成果,为与会者打开了“AI+图书馆”的崭新视野。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图书馆馆长仇晓春作了《面向决策支持的高校图书馆建设与服务》的报告。他深入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如何深度嵌入科研与管理决策链条,提供高质量、前瞻性的情报分析与知识服务,使图书馆成为支撑学校战略规划与科学决策不可或缺的“数据中心”与“决策支持中心”。

上海财经大学图书馆学科服务部主任谭丹丹聚焦人才培养,分享了《面向能力迁移的学科信息素养教育实践与反思》。她详细介绍了学科信息素养的核心概念以及教学挑战,上海财经大学在信息素养教育方面的创新模式,如何将信息技能培养与学生的专业能力、可迁移能力深度融合,为新时期信息素养教育提供了宝贵经验。

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孙翌带来题为《AI+:未来学习场景下的“AI+HI”融合服务与交大实践》的精彩分享。他具体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在构建智慧学习空间、提供个性化知识服务方面的探索与实践。通过将馆藏资源数字化、数据化、智慧化,并深度融合AI技术,能够打造个性化、交互式的新型服务。
本次培训会议是“慕课西部行计划”2.0文献保障工作组的一次重要落地实践。通过东部高校的优质智力资源西送,不仅为宁夏地区高校图书馆同仁带来了最前沿的理念、技术和方法,更搭建了一个东西部高校图书馆之间深度对话、协同发展的坚实平台。

当天下午,与会各高校图书馆馆长、副馆长在怀远校区逸夫图书馆开展馆长座谈,就进一步深化东西部高校文献保障共建共享进行了深入交流,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副馆长潘卫主持座谈会。

本次座谈会深入交流了宁夏地区高校图书馆的发展瓶颈与合作需求,明确了东西部协作的重点方向。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将牵头推动各项合作举措落地,助力西部高校图书馆在“慕课西部行计划”2.0 框架下实现高质量发展。大家坚信,在“共建共享、协同发展”的理念指引下,东西部高校图书馆的合作必将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共同为推动西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作者:林晓欣 摄像:宁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