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6月27日,图书馆教学支持中心党支部组织开展迎“七一”主题党日活动。支部党员们现场聆听了《觉醒年代》编剧龙平平教授主讲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文艺作品创作解析”专题讲座,并围绕中央党校谢春涛教授主讲的“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专题党课展开深入研讨,在思想碰撞中感悟初心使命,汲取奋进力量。

文艺创作中的历史解码:在真实与艺术间寻平衡

龙平平教授以《觉醒年代》《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等作品为例,深入剖析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文艺创作的规律与方法。他提出 “大事不虚、小事不拘” 的创作原则,强调文艺工作者需以历史史实为根基,在关键事件、重要人物的刻画上严守真实性底线,同时在细节场景、对话设计中融入艺术想象。他以《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剧中“再干20年”的台词设计为例,生动阐释了艺术虚构必须服务于历史逻辑的创作理念。这些见解为创新党史宣传教育提供了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的思路启迪。

1751352016244095645.jpg

百年征程的理论思辨:从历史逻辑看制度优势

      支部党员展开专题研讨,认真回顾了谢春涛教授关于党领导人民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大征程的深刻论述。谢教授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时代四个历史阶段的生动案例,系统阐释了党团结带领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与会党员围绕“五年计划”的接续推进、“中国式民主”的实践探索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深入理解党科学执政的独特优势。大家一致认为,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从脱贫攻坚到疫情防控,这些伟大成就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

1751352060490024428.jpg

"从历史中汲取的力量,最终要落脚到服务国家发展的具体实践中。"党员们纷纷表示,此次主题党日活动既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也是一次生动的党性教育。大家决心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图书馆育人服务工作:一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二要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优质服务助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三要立足图书馆服务育人职能,积极探索将AI等新技术融入信息素养教学的新方法。党员们一致表示要铭记历史、不忘初心,为服务学校“双一流”建设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作者:黄琴玲
摄像:魏筱伊、张晗、黄琴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