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刘元春在图书信息楼九楼多功能厅,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题为“汉字中的家国天下”的精彩讲座。本次讲座旨在通过汉字这一中华文化的核心元素,探寻中华文明的历史脉络,深化家国情怀内涵,提升文化自信。讲座吸引了近50余名师生到场聆听。

1714271205633010618.jpg

刘元春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生动的讲解方式,带领听众们走进汉字的奇妙世界。他从十件文物上的十个汉字入手,逐一解读这些汉字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这些汉字不仅是文字符号,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家国情怀”。

1714271231162050618.jpg

在讲座中,刘元春强调了汉字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他表示,汉字的发展历程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变迁,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从甲骨文、金文到隶书、楷书,汉字的形态虽然在不断变化,但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却始终如一。他强调,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应该更加珍视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留意身边的汉字,从汉字中发现美,感受汉字蓬勃的生命力。

互动交流环节,刘元春解答了大家关于汉字文化的一些疑问。师生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讲座,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汉字的魅力与内涵,也更加坚定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与热爱。活动尾声,图书馆副馆长郭晶为刘元春颁发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第240号‘鲜悦’馆藏‘真人图书’”证书。

1714271257011085038.jpg

1714271274635011746.jpg

此次讲座也是语言文字推广系列活动之一,为师生们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文化盛宴,以汉字为引,激发大家对家国情怀的思考,鼓励师生赓续中华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念,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周瑞杰
摄像:李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