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秉承“学在交大”理念,图书馆全力支撑校内师生的学习与科研。为践行“立德树人”使命,图书馆举办了百余场人文拓展和阅读推广活动。在22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让我们跟随这份报告,一同回顾过去一年交大人的阅读世界。
 2016年全校师生借阅纸本图书情况。全校纸本图书借阅量排名前五的院系是: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安泰经济管理学院、数学科学学院&物理与天文系。
 

 

1 2016年各院系读者纸本图书借阅量统计图

本科生纸本图书人均借阅量排名前五的院系是:人文学院(47.4册)、媒体与设计学院(18.2册)、药学院(16.5册)、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15.1册)和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14.0册)。

研究生纸本图书人均借阅量排名前五的院系是:人文学院(45.5册)、马克思主义学院(32.5册)、外国语学院(23.8册)、媒体与设计学院(19.8册)和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16.8册)。

 

2 2016年各院系本科生人均纸本图书借阅量TOP5

 

3 2016年各院系研究生人均纸本图书借阅量TOP5

全校师生最爱借阅的人文社科类纸本图书依次为文学类(I)、经济类(F)和历史、地理类(K);最爱借阅的自然科学类纸本图书依次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类(TP)、数理科学与化学类(O)和电子与通信技术类(TN)。

从图书被借阅次数来看,《明朝那些事儿》以415次借阅量蝉联借阅榜第一。《罗马人的故事》(被借112次)、《人类简史》(被预约90次)等历史读物位列前茅,可见交大师生对历史读物的喜爱。

近两年大数据的研究和应用成为热门。在交大师生的借阅榜单上,同样可以看到大数据的学习风潮。《Python基础教程》(被预约82次)、《利用Python进行数据分析》(被预约64次)、《Python学习手册》(被预约60次)等大数据分析工具的教材预约量迅速攀升,“python”成为思源探索检索次数最多的词汇。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创新创业相关书籍的借阅量非常可观。《从01》(被预约61次)、《机器学习》(被预约58次)、《硅谷之谜》(被借阅15次)这些书籍被交大学子热捧,反映出交大人勇于创新、乐于创新、善于创新的优秀品质。

交大人不单单爱学习,而且会学习。这反映在思维能力训练一类图书的借阅量上。《金字塔原理》(被预约58次)、《思考,快与慢》(被预约31次)、《学会提问》(被预约26次)在徐汇校区与闵行校区间来回辗转,可见,无论是理工科院系的师生,还是人文科院系的师生,都十分重视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方法。

 

4 2016年度电子资源每日平均下载量

2016年,全校师生电子期刊全文下载量达1633万篇,电子图书下载量达274万册。在电子资源每周整日平均下载量统计数据中可以发现,交大师生文献下载高峰出现在周日,而非工作日。周六周日两天的文献下载量占总下载量的45%。在每天每时段电子资源下载量统计数据中可以发现,即便是在凌晨时段,交大校园中仍有众多师生在下载文献、挑灯夜读。

 

5 2016年度电子资源每小时平均下载量

2016年,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在全力支撑教学科研的同时,以“点亮阅读、启迪人文、弘扬文化”为主旨,举办了131场人文拓展与阅读推广活动、17场文化展览、19场主题书展、23期鲜悦(Living Library)活动、69场影视欣赏以及3场“书之道”精品读书讲座,全方位、立体化的活动体系,让阅读成为校园中无处不在的风尚

“书之道(Book Knows)”精品读书讲座邀请图书作者、校内有代表性的两位读者作为主讲,采取“三人说书论道”的形式,交流作者创作和读者阅读过程中的点滴感悟,为读者、作者和学者提供面对面交流知识和思想的机会,深度挖掘一本书蕴藏的无穷力量,促使更多的人走上阅读之路、体味字里行间的真谛。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叶梅、“台湾传播学之父”郑贞铭、著名作家岳南先后亲临交大图书馆,讲述他们的创作心路历程。
 

 

6 2016年人文拓展与阅读推广活动场次